脱发>

熬夜压力大,如何避免头发“下岗”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7

    当代生活节奏快,熬夜加班、焦虑失眠成了常态,许多人发现梳头时掉发增多,发际线悄然后移。压力与作息紊乱会触发头皮微环境失衡,导致毛囊提前进入休止期,甚至引发脂溢性皮炎等并发症。其实,通过调整生活习惯与针对性护理,完全能减缓脱发进程,守住发量“安全线”。

 
  一、头皮“减负”
 
  熬夜会加速头皮油脂分泌,堵塞毛囊口,影响营养吸收。选择温和的氨基酸洗发水,避免含月桂醇硫酸钠等强清洁成分的产品,每周洗头2-3次即可。洗头时用指腹轻揉头皮3-5分钟,从发际线到后脑勺画圈按摩,不仅能清除多余油脂,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为毛囊输送更多养分。
 
  二、饮食“内调”
 
  压力大时,身体会优先分配营养给重要器官,头发作为“非必需组织”常被“牺牲”。日常饮食需增加富含铁、锌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,如菠菜、南瓜籽、全麦面包,这些营养素能参与毛囊细胞代谢,延缓退行期到来。黑芝麻、核桃等坚果虽不能直接生发,但含有的亚油酸可滋润发丝,减少断裂分叉。若熬夜后食欲差,可将香蕉与牛奶打成奶昔,快速补充色氨酸,帮助缓解焦虑情绪。
 
  三、睡眠“修复”
 
  夜间11点至凌晨3点是毛囊干细胞活跃期,此时进入深度睡眠,身体会分泌更多生长激素,促进毛发生长。若长期熬夜,可尝试“分段式休息”:午间闭目养神20分钟,或下班后小憩半小时,缓解累积的疲劳感。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,用薰衣草精油香薰或听白噪音,帮助快速进入放松状态,提升睡眠质量。
 
 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若脱发持续超过3个月,或出现头皮红斑、鳞屑等症状,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合并其他健康问题。日常避免频繁烫染、过度拉扯头发,保持情绪稳定,才能从根源上减少脱发风险。

上一篇: 8岁孩子掉头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家长必看!

下一篇:湿疹痒到睡不着怎么办?

相关推荐 >